作品分类: 价格范围:
 
网站首页| 艺术家首页| 艺术新闻 | 网上画廊 | 艺术评论  艺术家搜索
所属分类:评论 来源:艺术家 作者:哲佬 小龙 更新日期:2012-6-13 阅读次数:1266


笔砚寻古 纸墨通神——闫锐敏书法艺术欣赏

 

      当今书坛,才艺横流,人物辈出。著名书法家闫锐敏先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细观闫字,楷书古朴端庄,行书流畅自然,草书飘逸洒脱,隶书舒展大方,传统功力深厚、扎实,毫无急功近利的痕迹。尽管近年来流行书风盛行,但他始终保持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平常心态,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搞怪,在严谨与散淡之间挥洒自如。

      楷书:以古为师 和而不同

      历代楷书大家,首推欧柳颜赵,紧随其后者无数,代有才人。然而当代书坛,善写楷书并且成名者,可谓寥若晨星,闫锐敏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楷书具有笔画精到、结构匀称、端庄大气、美观实用等重要特征,因而被公认为习书基础和进入书法殿堂的首要门径。但因其艺术性的局限,一般很难写出神采,更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闫锐敏虽然也是以楷书名世,但他对魏碑、二王、晋人写经、宋元明清及至现当代艺术,一路都曾下过苦功。他的眼界很宽,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凡是优秀的、经典的、自己喜欢的,都会去学习借鉴,吸收消化。他的思想里有非常强的包容性,这不仅表现在书法上,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是如此,他对科技领域新鲜事物的热衷和对电子产品的应用自如,无一不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营养,滋润和影响着他的个人性情、人格气质、笔墨情趣和价值观念,继而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灵感。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及《阴符经》中“用笔空灵”、“离纸一寸”笔法,闫锐敏曾经悉心参悟,故而用笔结体则敢于在严谨规范中越雷池而开创自我面貌。他的楷书从其线条、结字、体势上看,取魏碑之古朴,弃其凝重;取隶书之舒展,弃其刻板;取行书之灵动,弃其轻飘;取颜体之宽博,弃其雄厚;取欧体之险峻、清雅,弃其瘦硬、紧凑;取虞世南之温润,弃其阴柔;取赵孟頫之潇洒,弃其滑媚……笔随心动,美不胜收。他“以行书写楷书”的笔法尝试,极大地提高丰富了楷书线条的表现力和其楷书独有的信息含量,给人带来一种视觉审美的外延和精神的愉悦。综观其楷书高秉古脉,仪态大方,端庄疏朗,丰秀相宜,劲而不僵,古而不滑,传统而不死板,现代而不飘浮,韵味十足,俊美无比。以其楷书的功力,再用行楷书写《兰亭集序》,结果是疏密相间,动静分明,潇洒婉畅,典雅自然,神采飞扬,气脉非凡,堪称妙品。

      闫锐敏的楷书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展,基本形成了自己个性突出的“闫体”。让人在众多楷字中一眼便能分辨,这是他孜孜创新以求得的成功,他以最大的勇气在古人楷书法则中探寻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表述范式,树立了自己的一面旗帜,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匾额:将专擅发挥到极致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产物,自秦汉发端,至明清盛行,乃至现代,一直延续、继承、发展,广泛流传,构成一道独特的匾额文化风景线。匾额多缀于古建筑上,与雄伟壮观的建筑交相辉映。它集合了书法、篆刻、雕刻等艺术精华于一身,是一种兼具实用性、收藏性、观赏性、艺术性等诸多特质的文化载体。书家、名人为庙宇、殿堂、商铺题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有现象。

      “以匾研史,可以佐旺;以匾研涛,可得涛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近代文人、书画大家题写的匾额,其中“文玩匾”和“堂名匾”是最具收藏价值的。“文玩匾”一般是有志文人用以励志、自勉、雅兴而挂于书房;“堂名匾”则多为请名人题写,置于厅堂,用以光宗耀祖。还有一种特殊的匾额,那就是商业“老字号”匾额。许多城市历史上都有商业繁华时期,都是“老字号”荟萃之地,最知名的牌子、最风光的企业,其匾额几乎成了今天旅游胜地的一大景观,极具升值潜力。

      近年来,许多书法家热衷于题写匾额,但是匾额并非任何一个书家,任何一种字体都能胜任的。我们看到的匾额,以楷书或行楷居多,隶篆较少,草书匾额更是凤毛麟角。故而一些擅长楷书的书法家成为题匾者追捧的对象。闫锐敏就是一位题匾的高产书法家,近年来,他应邀为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学校、企事业单位题写的牌匾、校名、店名、斋号等数不胜数。例如“北京中盛饭店”、“知春里小学”、“北京福泰玉庄”、“六霍起义暨皖西苏区纪念馆”、“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海关“莲花湖公园”、哈尔滨理工大“理工大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白沟电子商贸大厦”、“山东永嘉电子有限公司”、“安徽振华集团”、“双松旅行社”、“紫玉堂”等。在淄博,由他题写的“山东博大集团”、“一品堂”、“北方艺术馆”等,尤为人所熟知。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他为山海关维藩首善石牌坊题写的榜书“维藩首善”,为“天下第一关”脚下题写的“兵部分司”,为山海关大悲院题写的“大悲阁”匾额。古色古香的建筑,配上闫先生的楷书“大悲阁”三个大字,朴拙纯厚,古味犹浓,相得益彰,更显庙堂气息。而他为河南安阳内黄县《颛顼帝喾陵》景区题写的“人文始祖”四字高悬于山门之上,笔力雄厚,端庄大方,让人顿生肃穆景仰之感。

      最近,他又应邀为北京什刹海某道观题写了“慈航殿”,为北京“晋韵食府”题写了匾额,“关帝庙”、“北京天和学校”等匾额也陆续出自他的笔下。

      硬笔:时代风范 雅俗共赏

      年纪稍长的人也许都还记得,闫锐敏曾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叱咤硬笔书法界的风云人物。时至今日,虽然名气大了,但他仍活跃在毛笔和硬笔书法领域,属于正统派、功力型、软硬笔皆能,楷、行、草、隶、篆皆善,而尤以楷书见长的全国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多年来,他编写出版了数十种软硬笔书法字帖、录像带等教材,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量的书法人才,因此被评为全国十佳书法教育家。

      对于从硬笔转攻毛笔,他没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而是把那段硬笔书法修炼史视为宝贵财富,把“硬笔”的“桎梏”当作一种优势和营养注入传统书法创作中,这使他成为少数在软硬笔书写结合上取得成功的书法家之一。

      此外,他还应邀为北大方正书写了硬笔楷书和硬笔行书简繁体字库。北大方正对“闫体”字库的评价是:闫锐敏书写的方正硬笔楷书字库,填补了国内硬笔楷书字库的空白。该字库属钢笔手写体,其特点是端庄中含潇洒,凝重中寓自然,字体简捷明快、流畅大方、简繁齐备、雅俗共赏,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用性极强,特别适用于书写信函、报告、文章等,是人们写信、打报告、写总结、写作文的最好帮手。

      2005年,作家出版社邀请他分别用硬笔楷书、行书书写了中学生《语文》七册、八册教材课文后面的诗词散文,作为中学生使用的字帖并正式出版。同年人民教育出版社邀请他书写并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写字•钢笔字》硬笔楷书字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了《闫锐敏硬笔书法师范教程》。

      人生:在务实中追求卓越

      闫锐敏先生1957年1月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有一手好字,父亲和叔叔受其影响字也写得特别好。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加之父亲的严格指导,闫锐敏自幼就比同龄人写得好。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写字特长不断“发扬光大”,并成功运用于学校的黑板报和墙报中,因此经常得到同学和老师的好评。

      1974年参加工作后,他在自己的直接上司、工作组组长谢长芳先生的启蒙下,正式开始了书法练习。当时他工作在北京的一个地质队里,常年在条件艰苦的野外工作,经常搬家,流动性非常大,根本就不可能配备固定桌椅,只能坐在小马扎上,在一个随身携带的装衣服用的箱子上练字。即使条件这样艰苦,但他从来没有间断过练习。一叠叠旧报纸被他练了又练,一本本旧杂志被他写了又写,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练习,他的字在单位里已经小有名气。

      古人云:“天道酬勤”。1986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书法家协会、文物出版社、北京文物商店等单位联合举办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闫锐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夹着自己认真书写好的一大卷书法作品第一次走进赛场。不久,中央电视台寄来了一个精美的获奖证书和一张通知单,上写:“闫锐敏先生,您在九万人参加的全国书法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望着“获奖证书”几个烫金大字,望着“全国首届电视书法比赛组委会”的大红印章,激动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一样掉了下来,多少年来的酸甜苦辣,奔涌而出。

      同年,他又一口气参加了好几个全国性书法大赛,次次获奖。特别是参加了由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联合举办的当代国际书法精品展并获得一等奖后,其势更是一发不可收,从此开始了写字、展赛、深造、教学、出书的繁忙时代。

      1975年,闫锐敏开始师从刘宗继先生。199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炎黄书画家协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书法导师、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此外他还担任着许多社会职务。

      闫锐敏擅长书法教学,立志为普及书法做贡献。他在北京的少年宫、文化馆、少年之家、大、中、小学、党政机关等十多个单位讲授书法,深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经他教过的学生已达数十万之众,仅面授学生就有十几万人,在全国获奖率高达30%,有的学生已经进入各种书法组织的领导岗位,有的学生则走上书法讲台。



--------------------------------------------------------------------------------
相关新闻

打进去与闯出来——田英章与阎锐敏书法比较谈 2012-6-13
游刃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2012-6-13
学书漫有惊人技 2012-6-13
端庄疏朗 丰秀大方 2012-6-13
飘逸潇洒传国粹 流畅自然方寸间 2012-6-13
【目前共有 0 条对该新闻的评论】【查看参与评论

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家专题网站  目前共有位访客访问本站
本网中文实名:中国艺术品理财网--艺术家专题网站  电话:13146688070 邮编:100071 域名备案:京ICP备09076155号
CopyRight © 2009-2099